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党员干部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挺起脊梁、冲锋在前,锻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新时代“硬核”党员干部。
涵养党员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政治定力,培育斗争精神。
定力是定心、定神、定行之力,是党员干部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能力。“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要继承和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涵养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的定力、锲而不舍的耐力、久久为功的韧劲,绝不向任何困难和挫折低头;要锤炼“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自己锻造成为敢于出击、敢战能胜的“钢铁战士”,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厚植党员干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张力,厚植斗争精神。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党员干部应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不受“佛系”和“躺平”等消极思想影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状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年轻干部不能有当“好好先生”的想法,错误地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招,谁也不惹”当做处世哲学,应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牢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提升面对歪风邪气敢亮剑、面对艰难险阻守准则的魄力与行动。永葆动真碰硬的思想状态、闯关夺隘的意志品质,敢于抵御风险、攻坚克难,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为激发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疏浚源头。
锤炼党员干部“群雁高飞头雁领”的本领魅力,增强斗争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斗争能力、增强斗争本领是解决党员干部“不善斗争”问题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应勤于“吾日三省吾身”,全方位检视自身,针对短板和不足制定提升计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善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主动到基层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到艰苦环境和吃劲岗位磨炼意志、接受实践淬炼,在实干苦干中不断完善和成就自我。敢于先想、勇于先做、善于先成,常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积极投身到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之中,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增长斗争本领。(孟习斌)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