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黄骅港务:同心共战“疫” 浓浓袍泽情

发布时间:2022-04-28 10:32: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徐才)“接公司防疫办通知,受沧州市疫情影响,港区将进行封闭管控,各外委单位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同时,要做好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稳定好职工情绪,保证封港期间生产生活都能够安全有序。”外委办公楼会议室,共享服务中心外委管理科科长李增林对各外委协作单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月11日,共享服务中心接到公司最新要求后,迅速行动,组织10家外委单位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针对外委单位多、岗位点多面广、人员结构复杂、清车煤基地位于港外等问题,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外委管理科与各外委协作单位一对一包保管理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明确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打赢能源保供战。

9天8夜,1654人

港口封控管理期间,共享服务中心负责的外委协作单位总人数达到1654人,占在港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因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外委管理科仅有3人能够在港坚守,无论是后勤物资保障还是核酸检测组织,难度极大且充满挑战。

随着沧州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港区封控时间由开始的3天增加为后来的9天,时间的加长,考验最大的首先是后勤保障。

“爱敏,蔬菜储备还充足吗?其他物资还够用吗?”电话这头的外委管理科科长李增林关切地问道。

“李科长放心,我们的物资准备很充足。”电话那头传来勤裕公司项目经理张爱敏的声音。

考虑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每轮核酸检测结束后,封控前一天就吃住在办公室的李之青还是坐不住,利用核酸检测间隙到各外委单位检查物资储备情况,对物资采购困难的单位,协助联系做好生活物资采购工作,确保在港职工能够吃得饱、吃得好。

封控的9天8夜时间里,10家外委协作单位食堂物资储备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在检查过程中,中交一航安装公司的食堂师傅还骄傲地打开装满食材的库房和冰柜向李之青展示了起来。

保证外委职工吃好休息好了,核酸检测的组织中各种情况也接踵而来。

“张工,拖轮正在辅助船舶靠离泊作业,无法按计划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安骅公司项目经理邵雄打来了电话。

“张工,根据华晟公司的检测计划,11点左右正是备餐时间,厨师团队需要优先安排核酸检测。”华晟公司项目经理王富超也提出了问题。

……

针对各单位提出的实际问题,外委管理科张建召与公司检测组织人员反复沟通协调,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对各外委单位人员穿插安排,保障核酸检测高效有序进行。

铃铃铃,铃铃铃……

“晓帆,有什么事情吗?”电话铃声一响,李增林马上就拿起了电话。

“李科长,现在可以出港区吗?我们这有位职工出现了头晕的症状,急需到医院进行检查。”电话里传来了临港富奥项目部经理朱晓帆焦急的声音。

“稍等,我联系一下公司防疫办,看看现在是什么政策。”李增林挂下电话马上就拨通了疫情防控办公室王美苓的电话。

“美苓,我们这里有个职工生病了,要出港去趟医院,需要怎么安排?”

“可以用通行证出港是吧,好的,我们马上安排一下。”得到答复后,李增林立刻组织行动起来。

在外委管理科统一协调下,患病职工在第一时间被送到港外就医,经过诊断并不大碍,得到平安无事的消息后,李增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六轮核酸,应检尽检

“接公司防疫办通知,原定于明天上午9点进行的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将提前至凌晨4点,请各单位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最新要求,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再次提前至凌晨1点,请各单位马上做好准备,维护检测秩序,确保外委队伍核酸检测高效有序进行。”午夜12点,在前一条消息刚刚发出半小时后,李增林又在微信群里发布了最新通知。

“兴海公司收到。”

“港口机械收到。”

“大连海达收到。”

“消防队收到。”

“秦皇岛十方收到。”

……

还没等李增林打电话通知各外委单位负责人,大家纷纷在群里回复了消息。

“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船舱下面没信号,都不敢到下面休息室睡觉,就在沙发上休息,生怕耽误了核酸检测进度。”安骅拖轮经理邵雄在核酸检测现场说道。

六轮核酸检测,10家外委单位全部按照计划检测时间提前来到现场准备,保障核酸检测高效进行。

然而,如此庞大的外委职工队伍开始组织也并不是那么顺利。

3月13日,封港期间的第一轮核酸检测,由于封港管控十分突然,外委职工基数大多是周边本地人,且流动性太强,在对外委职工底数的摸排中,出现部分外委单位报送在港职工名单与实际检测人数不一致的情况。

面对问题,共享服务中心不回避、不推诿,根据承包合同与物流分公司划清外委承包商的管控界面,重新对在港职工进行梳理核对,确保实际检测人数与人员台账准确无误,同时联系各外委单位联系未在港区检测人员,要求提供港外检测结果,做到应检尽检。

从第二轮核酸检测开始,共享服务中心对日常业务外包所辖的10家外委单位负责人,以及外委管理人员共14人组成外委疫情防控专责群,负责1654名外委职工的核酸检测,每家承包商根据10人一组的混检要求,同步成立50人一大组,10人一小组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同时在专责群中进行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确保第一时间传达检测信息,并相应地做好分批次的组织和宣传动员工作。

在后五次核酸检测中,1654名外委职工再无一人出现错误,实现全部人员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科长,咱们1654名外委职工在第二轮核酸检测中效率明显提高了。”科室成员张建召对着李增林说道。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咱们晚饭后再开个项目经理会,总结总结情况,看看下一轮核酸检测怎样再能提高一下。”李增林说道。

为了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外委管理科在每轮检测过后,都会组织专题会议,分析当天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努力在下一轮核酸检测中取得更好的组织效果。

一家人,同保供

“临港富奥和华晟的清车煤工人封控在清车煤基地,必须要乘坐大班车到管控楼监测点,因为车辆有限,勤裕公司能不能支援两辆大班车?”李增林在第一轮核酸检测总结会上问道。

“没问题,我们的职工现在都在港内,大班车随时准备着。”勤裕项目经理张爱敏回答道。

面对兄弟单位出现了困难,勤裕公司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

在第四轮核酸检测前,受大风天气影响,气温大幅下降,共享服务中心考虑到凌晨气温更低,提前联系公司停放到管控楼外的通勤车,有序安排等候检测的外委职工能够在车上防寒。外委管理科相关人员紧盯在现场,随时在微信群通报检测进度,让职工尽量少挨冻、多休息,为下个工作日攒足精神。

“咱们有的职工刚上完白班,晚上因为要进行核酸检测,也顾不上休息,天一亮,还得到岗位上干活,很是辛苦,幸亏咱们外委管理科人员在现场为我们盯着检测进度,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员工也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临港富奥项目经理朱晓帆看着清车煤工人动情地说着。

3月17日,黄骅港迎来强降雪天气,气温骤降10多摄氏度,严寒天气不仅考验疫情防控的能力,更是考验着职工能源保供的毅力。

“张工,清车煤现场由于突然降温后清煤任务量突增,在岗人员较多,本批次的检测人员点多线长,预计人员会稍晚到达检测现场。”

气温的骤降加剧了清车难度,张建召根据清车煤基地突然降温后清煤任务量突增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其他批次的监测队伍,现场调整检测批次,确保通过局部调整检测顺序满足现场生产,做好疫情防控与生产运行两不误。

风雪中,一个个坚守岗位的职工让人感动。港区大门前,一名名保安来不及掸下脖领上的积雪,却忙着扫去大门前的积雪;拖轮上,一个个年轻的船员忙着系紧拖轮的缆绳,守护着拖轮的安全;码头上,舱口指挥工在风雪中指挥着装船机装载煤炭,保障电煤运到各大电厂;堆场里,大班巡视在单机上处理设备故障,提升设备作业效率。

平时一家人,战时一条心。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外委协作单位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发挥着能源保供的作用。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