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张宇)3月31日晚10点,苏州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办公楼的206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这个并不大的会议室里,满坐着20多名工作人员,对外市来(返)苏人员信息进行排摸核查汇总。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的电话接听声、海量的信息数据核查指令……原先冷冷清清的会议室,如今成为了街道最为热闹的地方。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自3月16日起,北桥街道积极部署、主动作为,抽调了7名街道专职人员,并由13个村(社区)各抽调一名数据核查员,在206会议室集中办公,组建一支疫情防控数据专班,让数据跑在病毒前面,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
“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到深夜,每天都要处理两三千条信息,但大家一刻都不敢耽误。因为信息核实越快、传达越快,防控就越有效、越精准,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全力把时间利用到最大化。”专班专职工作人员孙煜景说道。
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中枢神经”,街道7名专职人员每天负责把上级平台里显示将来北桥的外地来(返)苏人员进行甄别、分类,随后下发至所在村(社区)的数据核查员,由他们第一时间电话核实、初步研判、联系网格员上门核查,最终进行分类登记,汇总上报。利用集中办公、沟通方便这一优势,同时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真正迅速做到轨迹清、人数清、位置清、情况明,以最短时间对疫情相关的重点人员施行落地管理,为全街道精准核查、快速处置,提供有效数据保障。
“一个指令下去,村里的三个行动小组就立刻行动起来了,不到20分钟,一个外来人员就已居家到位!”数据专班中,新北村的数据核查员尤婷激动又欣慰地说道。
在新北村,实施着“一班三组”的模式。“一班”即尤婷所在的数据专班,负责接收本村的待核查指令、电话核实信息,对确实居住本村、需本村管理的,交办村里展开后续行动。“三组”即“开单组”“门磁组”“敲门打卡组”三个行动小组,分别负责联系落实核酸单子、签订承诺书,上好门磁、贴好居家点位监测点标识,一天两次上门对居家人员行程码动态跟踪并核实核酸信息等职责。“三组”又将各自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至数据专班,形成管控闭环,线上线下精准管控,确保重点人员管控到位。
“请问你是从哪里来到北桥?”“核酸检测有做吗?”“有去村(社区)报备吗?”数据核查员们每天都要接打200多个这样的电话,从清晨到深夜,腰酸背痛、嗓子沙哑都是常态。
自专班成立以来,这群专班的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连续作战半个多月,超负荷的工作量和长期熬夜整理数据,每个人的眼里都布满了红血丝,脸上挂着浓浓的黑眼圈。而当街道需要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时,村(社区)数据核查员还要兼顾做好信息登记员、秩序维护员、物资保障员等身份,日复一日。虽然辛苦,但他们都表示,能够为防疫工作贡献更多力量,很是骄傲。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无论是数据专班、还是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亦或是车辆查验点执勤人员,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撑起北桥的平安。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