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可)1月1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次发布《社会企业蓝皮书: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1)》,引导中国社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益发展研究院与社会企业服务平台(CSESC)共同编制并发放的“中国社会企业行业调查问卷”数据,结合各位作者的调研资料综合分析而成。此次调查共收回92份问卷,其中有5份问卷信息不完整,视为无效问卷,最后得到87份有效问卷。
在87份有效问卷中有65.5%的社会企业是企业法人,有32.2%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2.3%的社会企业为合作社。这表现出社会企业具有多元法人性质。当下社会企业普遍对于认证工作比较重视,已有35.6%的社会企业通过国内认证,获得国外认证的社会企业有3.4%,仍有30%的社会企业还没有开展相关的认证工作,处于申请认证中的社会企业占总数的13%。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社会企业营收普遍存在收入有限的情况。有47%的社会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有35%的社会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状态;有18%的社会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统计数据显示,社会企业多分布在四川、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其中分布在四川的比例最高。
蓝皮书指出,我国社会企业萌芽于改革开放时期,经过艰难探索,在2015年社会创业风潮下初步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模式。无论是社会企业的制度环境还是内部能力,近年来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未来,社会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只有通过法治化、专业化、职业化等途径,构建起发展支持网络,平衡社会企业的商业和公益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