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看盐城生态环境工作的亮点闪耀

发布时间:2022-01-06 11:22: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丹青

如果有人问我,在盐城考察中,生物多样性给脚下的这块湿地带来哪些令人羡慕的变化?我只能如实地告诉你,这种变化太大了,不说是翻天覆地,最起码是影响未来的发展。盐城没有高山,连丘陵地区的自然风貌都很难见到。与其他地方相比,盐城人的精神氛围更为中庸,更为平和。这可能与盐城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她濒临黄海,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随着海退陆进,盐城的土地伴着地球的律动每年都在不断地生长,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形态之间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乡土中国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时代在变,情境在变,审美方式也在变,一切都在等待着属于自己机会的到来。变,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我这次在盐城的考察体验生活中,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下,人们是怎样在认真执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脚下这块土地的使用权、生存空间及生活模式。

湿地如梦

这次非常感谢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使我有幸与市生态环境局张步胜局长深入交流,听他对整个盐城大市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介绍,收获满满。初次和步胜同志打交道,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位务实的人,他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许多地方现在还在学习和探索之中,同时介绍一些处室负责人说,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学者。“如果说这些年,盐城的生态环境部门确实做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个人只是接受党的委派领导好这个班子,在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上多做实事、少走弯路,才不辜负组织上的信赖与同事们的支持。”没有一句大而空的客套话,紧接着用一连串数据,表明心迹,此人就是位实打实的实干家。

张步胜介绍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1—15日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生态文明论坛,我市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为贯彻会议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9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生态环境部也出台《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并准备开展生态质量指数(EQI)排名,这是继环境质量考核之后,综合反映生态质量的重要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胁迫等方面设置了4大类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严格落实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责任,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措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其中:植被生物多样性方面,有五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73个群系;动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建立了最大的麋鹿物种基因库,现有麋鹿超过6100头。成为鸟类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有19目52科416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约占全国鸟类的三分之一。

舞在秋风里:丹顶鹤

目前,我们工作,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源头保护。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我市国家级生态红线达6348.28平方公里,全省面积最大,占全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34.9%。我们坚持把生态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控制线”、保障生态安全的“警戒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出台《盐城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等9大类92个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环境准入条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自然生态源头保护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是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法制水平。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推动自然生态保向从“治本”转变。制定出台并严格落实《盐城黄海湿地保护条例》《盐城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拧紧生态环境保护刚性约束。严格落实《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试行)(第一批)》,明确六个方面的禁止,限制行为。制定出台《盐城市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试点和编目工作。完善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开展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三是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组织推动相关部门实施海岸线整治、养殖用海清理、退渔还湿、退圩还湖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断增强湿地的原真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在珍禽和麋鹿保护区实施了引水补湿、退渔还湿、芦苇控制、互花米草控制试点等修复工程,累计退出种植养殖面积24.9万亩、拆除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实施1.5万亩增水控苇(蒲)工程和1000亩碱蓬湿地公园生境改造工程,对4000余亩的互花米草进行治理,为候鸟栖息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2021年,“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建湖县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阜宁县金沙湖生态修复、建湖县树新村和洋中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个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四是扎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生态朋友圈,积极倡导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牵头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环保联防联治专委会。组建黄海湿地研究院,支持盐城师范学院设立湿地学院,联合国内外组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会议机制,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积极推动NbS亚洲中心,将IUCN NbS理念与盐城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相互融合,使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组织开展“徐秀娟”式“全市生态卫士”评选活动,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虽然我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地问题时有发生等。目前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下一步,我们将系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面提升生态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全省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第一批)要求,推动相关部门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范,实施“2+X”自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全面提升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保护水平。“2”是指制定《盐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规划(2021—2030)》《盐城市“十四五”自然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X”是指一系列具体工作措施。具体包括三项行动,一是“自然生态保护健康体检行动”,即开展生态红线等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查、监测与评估,对“十三五”自然生态保护状况开展全面体检和评价。二是“自然保护地监督执法行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作为生态执法内容,纳入“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专项行动,落实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责任,全力推动问题整治,保障自然生态安全。三是“自然生态保护监测体系提升行动”,强化我市生物多样性监测、遥感监测工作,建立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适应的生态质量监测监控网络,推进生态质量监控“天地空”一体化建设,实现在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等重点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每年两次遥感监测全覆盖,为全市人民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夕阳西下的归鸟

听了步胜局长这些介绍,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年盐城大市范围内质的变化,生态环境部门是功不可没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线海岸也有一方风情。这里的景观如果缺少了飘扬在水边的芦苇花,就少了人间许多鲜活的故事。我听说苏北人称女人就像芦苇花,岁月中穿行在湖荡港汊的男人们更以这些花儿为自豪。他们习惯了芦荡的风景,这些生长在水边的芦苇同他们心中的女人一样单纯、质朴。在我农村十余年的知青生活中,我和芦苇早就结下了生命之缘。通过这次访谈,我更加喜欢盐城这块红色的土地。苏北民歌《拨根芦柴花》优美的旋律至今还常在我脑海中浮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因此,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5年我们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中国要在全球治理中释放“中国正能量”。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数字化的时代需要营造适合健康发展的各种生态环境,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我们要用行动来体现我们的决心,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要协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我们要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里、行为中,寻求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动态平衡的文化,让自然科学融合统一是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的责任。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方式给山川河流以呵护,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明白,现代工业文明,仅仅才二百余年的时间,人类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最重大的危机之一。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虽然是坚韧的,即使地球全沦为荒漠,没有了任何生命,也绝对不会影响作为星球的运转。但人类作为生命体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全球一旦变暖,海岸线最先受到冲击,这一变化必然影响到地球现有生态系统的稳定。为了适应这一全球气温的变化,地球自然进化系统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进行调整,以试图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例如各种极端气候、瘟疫虫灾、濒危物种的大量消失、生态食物链的断绝,还有人体自身各种因气温长期升高所导致的健康危害。这些反应长期堆积,就会危害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人类作为生物体,在地球和大自然面前过于渺小,地球可以不要人类,但人类离不开地球的承载。大自然是可爱的,处处充满了美感,而人类不仅不知珍惜,还一而再、再而三伤害她。臭氧层的破洞、气候的变迁、海洋水位的上升,那是大自然善意的提醒,如果人类不知反省停止破坏大自然的愚蠢行为,终将自食其果遭遇毁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空话。

盐城黄海湿地公园

我作为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研究界工作多年的一个老兵,深知黄海南部的这片沙洲群能够成为人类自然遗产,其意义与价值是何等的重要!她的申遗成功,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彩回望中是何等的荣耀!而这次申遗的具体地区则包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条子泥湿地和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位于辐射沙洲的生态核心区,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乃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这一地区正是以其杰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最终赢得了世界遗产评委们的青睐。这个成绩来得容易吗?

如果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片区域,就会发现这次申遗范围完全属于一个特殊的地理板块——南黄海辐射沙洲(即黄海南部沙洲群,自二十世纪中期被发现以来,在无数地理学家研究中前后使用过多种称呼,如苏北浅滩、指状潮流脊、潮成沙体、辐射沙脊群等),这是黄海西南部浅海内陆架的一种特殊的巨型沉积地貌,范围北起射阳河口,南至长江河口北部的蒿枝港,包括海滨滩涂、潮间带沙洲群及与之同脉相连的水下沙脊群,涉及江苏盐城、南通等八县市。我记得2019年7月5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经审议通过,成为中国第54项世界遗产。加上7月6日申遗成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中国成为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意大利并列第一)。我和我们一起工作过的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研究界的朋友们是何等的高兴,回忆一路走过来的历程,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过去却没有一项与海洋直接相关的世界自然遗产,实在是一个颇为令人尴尬的事情,而这第14项世界自然遗产的分量格外引人关注,它真实地填补了中国世界遗产中的一项空白,自然遗产的申报成功,是我们作为海洋大国从陆地走向海洋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能不感到高兴吗?

说实话,我过去对苏北地区的这方厚土,一直觉得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通过近两年前后多次的接触和探索,方才深知这块土地太丰厚了。在大丰区的中华麋鹿园、在荷兰花海景区,我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那么的可亲可爱;在弶港渔民的号子声里,我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魅力所在;在独特禀赋的条子泥湿地、万千鸟儿栖息繁衍的天堂里,我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是何等的坚强!我还从相关资料上看到,以沙洲群中淤长最快、最具代表性的条子泥为例:上世纪四十年代,据当地渔民记录,位于港正东的条子泥基本还是暗沙,在最低潮时也有一米多水深;到了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两小块明沙;而到了2000年左右,根据海洋综合调查和卫星图片显示,条子泥出露面积已近600平方公里。这真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

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博工作者、散文学者,我没有什么厚礼献给我们的环保卫士,谨以此文向祖国的环保卫士们致敬!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