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雪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初冬时节的望亭,自有一番风貌。告别了秋季的稻香流金,北太湖的芦苇正荡着晚风与大运河上往来不息的轮船诉说着那段似水流年。
遥看千年望亭的毓秀钟灵
“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吴门原是吴(今江苏苏州)的别称,自古以来江南吴地为兵家必争,乃富庶之地、文物之乡,人文情怀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御亭易名为望亭,也正是出自于此诗。
望亭西临太湖,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千百年前的望亭是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的江南驿站,如今的望亭是令人神往的太湖稻城。而位于望亭的长洲苑,则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闻所建,为先秦时期国内第一胜景。“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可见长洲苑之盛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曾多次泛舟以游望亭,大笔挥下《长洲苑》“长洲茂苑占通津,风土清嘉百姓驯;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四百万粮充岁办,供输何处似吴民。”自古以来,望亭都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
倾听文人雅客的畅叙幽情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望亭湖畔,长洲苑里多少文人雅士以此抒怀,写下一篇篇诗歌百世流芳。“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白居易一语道尽古时望亭之繁华,灯火笙歌之盛景。“当想长洲苑,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蝉鸣稻叶秋。”长洲苑里,骆宾王赏菊听蝉,秋看稻田一片。“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水光摇极浦,草色辨长洲。”唐朝李绅思及长洲,乃天光水色,一碧万顷……
暮烟疏雨里,看“烟销垂柳弱,雾卷落花轻。”;月色沧波中,赏“仙家刻玉青蟾兔,帝子吹笙白凤凰。”饮一壶桂花清露,觉银河倒泻入酒觞。春风训舞,秋雨走荒,望亭几多暗香。
赓续自然人文的诗性辉煌
“长洲苑内饶春色,泼黛峦光翠如湿。”望亭的四季是自然打翻的颜料,随景入图,自成画作。“只今帷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在望亭,诗人们留下了太多盛事陈迹,遗恨沧波。“如果我在此筑一草庵,你是否还愿做我的琴师和剑客” 即便在现代诗中,望亭依旧是人们守护心灵的净土。
在自然、在人文的千年熏陶中,望亭就是诗,一步一景便是一阕清词,一花一叶都是一个春天。太阳落在白瓦红墙之肩,落在太湖、运河之上,便也就成了诗人。自然给予了望亭无垠的美丽,人文滋养了望亭诗性的土壤。世世代代的望亭人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中赓续辉煌。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