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亿户以上,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备受国家重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投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慢、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至今,近十年间,各大部委均出台了各类各种相关措施。然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一难题尚在。何解?
“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等,他们都面临缺信息、缺信用、缺担保等融资障碍。因此,不管是什么机构发展普惠金融都面临着成本过高、风险过大、收益率较低等缺陷。”日前在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暨2018中国普惠金融展览会国美金融高级副总裁丁东华如是说,“因此,普惠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需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政策支持、商业盈利和监管支持。”
事实上,近几年国家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2018年两会报告指出,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普惠金融在近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其中重要核心因素之一。”丁东华告诉记者。
据悉,为顺应政策与市场大环境的发展,2015年国美金融依托国美产业链优势,创建供应链金融平台。自业务开展以来,国美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每年的交易规模达百亿元,平均为所授信的供应商额度为200万元左右,在强化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同时,国美金融切实解决了链上供应商的融资需求。2018年3月,国美金融旗下供应链金融云贷产品实现单月交易额突破4.5亿元。
众所周知,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商业化发展一直是一道难题。对此,丁东华认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金融服务机构要想获得可持续性长久发展,解决商业盈利性就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金融服务机构来讲,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是额度小、风险高,这样就造成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将付出较高的运营成本,很难做到长久、可持续运营发展。
因具备天然实业基因,让国美金融更加深刻了解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痛点。对此,国美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采用流程全线上操作,与核心企业实现系统对接,做到销售、应付、库存、合同等经营性数据在平台上实时推送。基于这些产业链的数据优势,国美金融便可利用科技力量,对于链上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充分了解,这就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低、难获融资的问题。
此外,为了提高融资效率,国美金融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做到对链上中小企业提前授信、动态调整、随需随用。这些不仅使得链上中小企业获得在以往条件下难以取得的信贷支持,也让他们的融资意愿变得更高。“国美强大供应链体系,是我们发挥的优势基础,在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不仅提高了融资效率,金融机构还能做到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丁东华说。
2017年,十一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的通知》,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陆续挂牌。随后,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开始积极布局普惠金融。截至目前,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都先后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中心。
发展普惠金融,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丁东华认为,普惠金融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许多探索空间,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还有“增量”可做;同时,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都在探索各种类型的合作而非竞争,普惠金融业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
“普惠金融不是单打独斗,未来需要新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的互补合作,才能共同推动普惠金融更好发展。但在实际中,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双方具有合作意愿后,但在一些具体操作细节中,仍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丁东华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王业环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