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六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新华社发(梁珂岩摄) 新华社西昌2月12日电(记者李国利、胡喆、王东明)2月1...
新华社石家庄2月6日电题:为世界巨眼装上中国之眸:人类探秘宇宙迈出新步伐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白林人类探秘宇宙又将多一双巨眼。数千面天线从中心向外呈旋臂状铺展,延伸着长长的触角,恰似一只巨眼,用世界最...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2018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进行35次宇航发射,发射次数将创历史新高。其中,北斗导航卫星将进行组网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进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大型运载火...
本报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余建斌、沈文敏)12月17日,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C919拉开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见图,王脊梁摄) 当日10时34分,C919飞...
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新华社发(杨志远摄) 新华社西昌11月5日电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4日电(汤琪)23日中午开始,登录12306网站或手机APP,即可购买9月21日的高铁车票。这意味着,按时速350公里运行的京沪高铁线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正式开始售票。时隔六年,...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日前首次利用中国大疆无人机拍到欧洲最高、最大、最活跃的火山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的热成像镜头,并收集到火山内部的气体样本。 据美国《国际财经日报》21日报道,利用无人机直接探入火山口,...
磁悬浮列车能飞起来,要归功于超导新技术。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将水银冷却到40℃,使它凝固为一条线,并对它通以电流。当温度降至268.9℃时,他发现水银中的电阻突然消失了。后来,人们把...
8月2日,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开工仪式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行。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致辞并宣布开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出席,高级副总裁、常务监事、首席后勤官任树录致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
原标题:台媒看解放军军机月内三度绕台:眼光超越台湾直指美日台媒称,这个月,解放军轰-6型轰炸机已经三度在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外进行远海长航训练活动,但解放军眼光早已超越台湾,着眼于亚太地区的安全...
我国自主研发的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24日在南海北部开展首次试验性应用,预计水下作业时间20小时。 探索号像一条大黄鱼,长约3.5米,宽和高约1.5米,四个红色鱼鳍状的螺旋桨装置分别位于它的鳃...
【环球科技】 日前,《科学美国人》与世界经济论坛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联合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这份榜单由《科学美国人》杂志、《科学美国人》全球顾问委员会、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专家...
打造海洋科研的国之重器探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光明日报记者刘艳杰 6月的山东青岛即墨鳌山湾,草木初盛,碧波涌动,蓬勃如少年。紧邻海湾的一片现代化建筑,便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
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初样 电影《火星救援》描述了主人公试图在火星上种植土豆的情节。现在,这一愿景有望被中国率先完成了。2018年,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一位特殊的乘客搭乘嫦娥四号登陆月球...
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这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新华社发(甄哲摄)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5日电(李国利、...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